摘 要: 介绍了一种对功率放大器高次谐波处理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输出低通匹配网络中引入多个LC谐振网络来对功率放大器产生的谐波能量进行回收,抑制了负载处的谐波分量,同时也提高了功放的效率。利用该方法采用InGaP/GaAs HBT工艺设计了一个供电电压为5 V、工作于2 GHz频率的功率放大器。测试结果表明,该功率放大器的增益为35 dB,饱和输出功率为35.2 dBm,效率为48%,2次到5次的谐波分量分别为:-53 dBc、-58 dBc、-65 dBc、-60 dBc。
关键词: 功率放大器;效率;谐波抑制;InGaP/GaAs HBT
0 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无线系统标准对收发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功率放大器作为发射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指标决定着发射机的性能,如效率决定着整机功耗,线性度决定着整机的动态范围,谐波分量大小又是发射机线性度的度量。传统的功率放大器为了获得较高效率,功放管通常会工作于饱和状态,这时将有大量的谐波分量产生[1]。如果不对谐波分量加以回收和抑制,这不单会造成能量的浪费,降低了其效率,还会对其他信道的信号造成干扰。通常功率放大器为了获得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谐波分量都使得功率放大器工作于F类[2],但该结构需要采用λ/4传输线,占用空间面大,不利于小型化。文献[3]采用了低通输出匹配网络设计了一个工作于E类的功率放大器,在11 dBm输入时的2~5阶谐波分量分别为:-19 dBc、-30 dBc、-38.5 dBc、-41.7 dBc。但该结构采用E类放大器,它要求功放管具有较高的集电极击穿电压,这与集成电路发展趋势相违背。文献[4]采用GaN工艺设计的功率放大器,为了获得较好的谐波性能,该设计在输出匹配网络中引入了两根开路传输线,但开路传输线的使用使得该方法与现代电路向小型化、集成度高方向发展相违背。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利于集成且具有谐波抑制功能的输出匹配网络,利用该方法采用InGaP/GaAs HBT工艺设计了一个工作于2 GHz频率的功率放大器。测试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的功率放大器获得了较高的效率和很好的谐波性能。
1 电路设计
一个典型的功率放大器通常由输入匹配网络、放大电路、直流偏置电路和输出匹配网络组成[5]。然而对功率放大器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匹配网络。它作为功率放大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不合适的匹配网络都可能会引起电路的不稳定,导致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小、效率低,恶化其线性度。设计匹配网络时,在满足基本的阻抗变换的同时,还要兼顾到其谐波阻抗,插入损耗以及网络的带宽,最后还需要考虑所设计的网络是否易于实现以及小型化。
1.1 具有谐波抑制功能的输出匹配网络
输出匹配网络作为匹配网络中最重要的部分,决定着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和效率,以及最终功率放大器的谐波性能。文献[6-7]详细说明了输出匹配网络二次谐波阻抗对其效率的影响,但都忽略了高次谐波的影响。本文设计的输出匹配网络在考虑二次谐波阻抗的同时,还兼顾了高次谐波阻抗,其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C1起隔直作用,L1、C3和L5、C2构成一个二级低通网络,在基频时主要起阻抗变换作用,在高阶奇次谐波处呈现出高阻抗,C4和L4构成一个串联LC谐振网络,谐振频率为2ω0,其中ω0为基频,使得输出网络在二次谐波处得到一个短路的负载。该结构类似于F类功率放大器[8],对奇次谐波负载呈现高阻抗,对偶次谐波负载呈现低阻抗,有利于对功放管的输出电压电流波形进行整形,减小两者之间的重合提高了效率[9]。同时为了对高次谐波能量进行回收和抑制,在该两级LC低通匹配中加入了两个电感L3和L2,它和C3、C2构成一个串联谐振网络,谐振频率分别为3ω0和5ω0,即分别对3次谐波和5次谐波进行处理。输出匹配结构的分析如下:对于功放管的负载,它的值大小与输出功率的关系为:
为了获得较好的网络带宽,两级LC低通匹配网络中间级的阻抗为:
磁环电感到底用多少电压测试才是正确的。请教大家一个测试类似这种磁环电感的问题,因为用不同的电压去测,感量是不一样的,如用0.25V,1V等不同电压去测,到底用多少电压测试才是正确的。首先。我不是明白这种理论。我的实
LonWorks与RS485总线技术优劣之比较 4月08日 第三届·无线通信技术研讨会 立即报名 12月04日 2015•第二届中国IoT大会 精彩回顾 10月30日ETF•智能硬件开发技术培训会 精彩回顾 10月23日ETF•第三届 消费
如何确定BUCK电路中的电感 参数 在buck电路中电感的参数时如何确定的
输入输出多少?开关频率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