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节点一般采取CAN控制器或CAN接口芯片和总线驱动器构成,具体有3种构成形式:1)独立CAN通信控制器和驱动器构成一体电感器;2)带控制功能的I/O器件和CAN驱动器构成;3)带在片CAN微控制器和CAN驱动器构成。本系统采用第3种形式,有利于简化电路设计,在冗余设计时便于程序控制,如图3所示。
CAN冗余有完全冗余和部份冗余两种。完全冗余就是双控制器冗余:双控制器+双驱动器+双总线。部分冗余有两种形式:一体成型电感1)双驱动器冗余:单控制器+模拟开关+双驱动器+双总线;2)双总线冗余:单控制器+单驱动器+模拟开关+双总线。而XC164CS采用了强大的增强的C166S V2内核架构并带有TwinCAN模块,其包含两个可以独立操作的CAN节点,完全能履行CAN2.0B规范,所以本系统采用部分冗余中的双驱动冗余,这样的冗余设计增强了控制系统稳定性。
2.2 运动控制单元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可插件电感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电感器生产厂家达到调速的目的。X射线检测仪共有4个步进电机,采用日本东方电机AS66AC步进电机,分别控制载物台的二维移动、X射线管上下移动、以及像增强器和X射线CCD成像器的上下移动,它们是整个检测系统的运动完成单元,所以步进电机的驱动至关重要。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主要由微控制器、数字隔离器、锁存器和放大电路组成,利用微控制器的I/O端口,通过数字隔离器ADUM5401隔离,经74HC573锁存,由ULN2803放大来驱动步进电机驱动器,如图4所示。同时收集步进电机驱动器的End信号,以判断电机定位是否完成,确保电机正常运行。
2.3 高压控制单元
X射线源的控制实质上是控制X射线管的管电压和灯丝电流,也就是控制管电压高压电源和灯丝电流电源。本系统采用杭州源谷TXR1010系列X射线高压电源,它需要两路0~10V电压分别控制管电压、灯丝电流,同时需要对实际管电压、灯丝电流进行采样,检测高压电源是否正常工作。而X射线的稳定性对成像质量相当重要,所以需要选择一款高性能DAC做为高压电源0~10 V模拟量输入,一款高性能ADC对高压电源进行模拟量采样。
AD5422是一款单通道16 bit DAC,通过软件可选择其输出配置,在电压模式下其输出选择范围为5 V,10 V,±5 V和±10 V;在电流模式下其输出选择范围为4~20 mA,0~20 mA和0~24 mA。因此选择这款DAC作为X射线高压电源管电压、灯丝电流的控制输入,原理图如图5所示。而AD7793适合高精度测量应用的低功耗、低噪声、完整模拟前端,内置一个低噪声24位∑-△型ADC,其中含有3个差分模拟输入,还集成了片内低噪声仪表放大器,可直接输入小信号。因此选择这款ADC对实际管电压、灯丝电流进行采样,原理图如图6所示。
3 软件设计
X射线检测仪控制系统是在MCU基础上进行开发的,其软件设计也就是对MCU进行程序编写。X射线检测仪控制系统由4个单元组成,所以本系统软件设计则是对这4个单元MCU进行程序编写。从各个单元实现功能上分析:运动控制单元和高压控制单元通过CAN总线接收计算机的控制命令,面板控制单元通过CAN总线来发送摇杆与按钮状态信息给计算机,因此程序编写可以分为数据接收和数据发送两种模式。
数据接收模式是指MCU不会主动发出控制指令,只有通过CAN总线接收到计算机控制指令后,才会进行相关操作,其流程图如图7所示。例如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运动控制单元会一直等待着计算机的控制命令(即CAN接收中断),如果有控制命令产生,则进入CAN中断,置接收状态标志位,接着退出中断,然后判断相关指令是否为控制步进电机,如果是,则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扁平线圈电感制造厂
小白问各位老师几个问题,大家不要笑话我(DC110V转 是这样的,我们公司做列车车载装备的,列车供电110VDC,我们产品用电有24V、12V、5V。然后我们用到的电源都是买成品,或者那种叫半砖的电源模块。成本非常高,一个5V10A的成品电
微波炉使用方法讲解标签:微波炉(33) 微波炉使用方法1 A.微波炉要放置在平衡、通风的地方,后部应有不少于10厘米左右及顶部不少于5厘米的空间,以利于排气散热,且要远离带有磁场的家用电器,以免影响烹调效果。 B.微波
LLC负边同步整流芯片选择问题LLC电路模块电源,输出48V/6A,想用负边同步整流芯片,由于输出电流小,想输出电流过1A就同步整流工作。 同步整流MOS选用30毫欧的,也就是要求芯片检测到-30mV就发驱动。 大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