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有功率地PGND,还有三角形和三横线GND,在画原理图中,该使用三种地中的哪一个如何选择?选择何种地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关于不同地的选择相关文档?谢谢自顶没有完整的原理图也没法给你分析这些地干嘛的。
在一个模拟控制的电源中通常会有两个地,功率级一个地,控制部分一个地,两者通过0R电阻或小电感串起来。
在数字控制电源中会有三个地,功率级一个地,数字控制为数字地,然后采样或参考电压部分为模拟地,这三个地也要通过0R电阻串起来。
这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功率级跳变信号造成控制部分地的跳变。
当然,如果你板子足够大空间,整个系统铺一个很大很大的地平面参考也行。
由于噪音可能会在导体传播,对噪音敏感的部分和产生噪音的部分,制板时地一般需要分开,使用不同符号,甚至用低阻元件隔开,可以简化原理图和制板之间的信息传递,并简化制板工作。
扁平线圈电感制造厂自己做的缓启动电路,为什么总是烧MOS管电路是这样,输入电压110V,缓启动后面接了两个220uf电容。 以前同样的电路实验没有问题,后来几年后也是同样的电路拿出来用,结果烧MOS管。 我猜测原因如下,不知道对不对,请各位大神指教。 电源上电的时候,为了测试实际情况,采用空气开关,也就是断路器上电。 1、Mos管在启动的时候,因为栅极平台电压时间过长,导致此时电流很大,但是同时Vdc又有110VDC电压,因此导致MOS管过功率损坏短路。 。 2、还有可能就是断路器上电的时候,内部弹片接触打火,导致MOS
[DCDC]关于BUCK的100% Duty Cycle问题现在很多BUCK 同步降压芯片都有100% Duty Cycle的功能,比如MPS的MP1601。 我觉得应该是输入电压下降到接近或者小于等于额定输出电压时,进入100% Duty Cycle状态,此时,输出电压不再等于额定输出电压,只是跟随输入电压,100% Duty Cycle状态下,同步降压芯片的上管导通,下管截至。 这样IC本身的功耗应该最低(在IC工作电压范围内),不知道我的分析对不对,请各位指教下。 上管是P管的话可以 100% duty cycle,如果是N管的话,不可能达到100%不亦心
反激变压器磁芯损耗图片是铁硅铝粉末磁芯的损耗曲线。 我做的是反激,断续,10khz,峰值3A,输出6-7W, 2个37匝的绕组绕在一个90u的磁芯上,磁芯体积5.34立方厘米。 按照它的磁化曲线拟合公式,得到B约等于10千高斯,再结合这张图发现损耗快到2W了,太高了。 B值这么大,请问是我计算的问题还是选材的问题呢?还有B和F的单位是千高斯和千赫兹吗?10千高斯=1特斯拉。 你真敢用,哪怕铁硅铝是合适做高磁密的线圈,设计到正常工作磁密500mT是了不起了,首先得确定截面积,然后根据最大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