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enen和Nandra同意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Soenen预测说:“您会在模拟电路中看到很多数字辅助内容。会看到开关电容滤波器,更多的使用过采样技术。”
Nandra补充说,“我们看到了FinFET之前还没有的电路。”
芯片级
对于模拟电路和数字单元库设计人员,小尺寸FinFET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优点是更小的电路,更高的工作频率,不用太担心工艺变化,当然还有更低的亚阈值泄漏。缺点是,设计会更困难,需要更多的迭代才能达到收敛。一般而言,无法重用前几代的设计。设计人员不得不建立新电路方法、拓扑和布板。新设计意味着更长的时间,更大的风险,速度、密度和功耗在晶体管级取得的进步可能因此而消失殆尽。
对于使用模块和单元库的芯片级设计人员,则完全不同。小尺寸FinFET仅在模块和单元中比较复杂。芯片设计人员通常注意到了更小更快的模块,这些模块的静态功耗会非常低。最后一点,与以前的产品相比,很多设计比较容易实现功耗管理。
但还是有问题。较低的工作电压使得信号和电源完整性分析更加重要。对于综合逻辑,较低的扇出使得时序收敛变得复杂。模块级更困难的收敛意味着在最终集成阶段要非常小心,不要打破任何东西。但这都是非常熟悉的问题,每一新工艺代都有这些问题。这当然不受欢迎。
总结
最后,对于将使用基于FinFET的SoC系统设计人员而言,这有什么含义?通过我们在这里的分析,并考虑到Intel 20 nm三栅极SoC在业界的应用经验,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设计链上每一个连续步骤——从晶体管到单元或者电路,从电路到功能模块,从模块到芯片,从芯片到系统,趋势是发挥FinFET的优势,克服挑战。芯片设计人员获得了更快、泄漏更低的库,不需要知道单元设计人员是怎样开发它们的。扁平线圈电感制造厂
SI3116 稳压IC是谁家的IC啊求助!!!!客户要我们做一个样机,要一模一样的!上面有个DC-DC buck SOT-23的恒压IC!上网搜了一下,应该和ME3116相似!但ME3116的规格书没有找到,请有用过这和IC的兄弟帮忙提供一下SPEC我
单电源运算放大器输出不能实现轨对轨摆动 单电源运算放大器不能真正实现输出的轨对轨摆动。接近轨时,放大器呈现出非线性。对线性工作,单电源放大器的输出每轨都能达到50到300mV(图1)。单电源放大器,轨对轨输出的广告造成安全的错觉。图1显示
[开关电源]准备用全桥做功率较大的充电器,有谁介准备用全桥做功率较大的充电器,需要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有专用的APFC驱动芯片吧?有谁介绍常用的APFC驱动芯片?全桥级别的大功率?到这个级别,2KW级别包括以上则几乎是移相全桥的天下。 这个级别的,APFC还用专用所谓APFC芯片?没搞错吧,到这个级别,基本上是数字控制电源的天下,一个高性能32位机,就可以搞定APFC和全桥移相的所有驱动输出控制,更高要求的则采用DSP,反正我就没见过采用独立PFC芯片驱动的全桥啦。 tianxj01 发表于 2019-7-17 10:38全桥级别